从黄酮走向钛合金:球杆先角的革新之路

admin 9 2025-07-16 15:47:05

随着凯伦·威尔逊、约翰·希金斯、马克·艾伦、尼尔·罗伯逊等一线球员陆续更换球杆部件,“钛合金先角”正逐渐取代传统黄铜成为新的风潮。这项微小但关键的改变,是否也值得每一位斯诺克爱好者尝试?

从黄酮走向钛合金:球杆先角的革新之路

早在1924年,汤姆·纽曼成为首位使用黄铜先角的球员。彼时台球运动正日益普及,球杆产量大幅上升,而先角则被用于防止杆头木质部分开裂,这在当时是一个普遍问题。

职业球员兼球杆历史专家多米尼克·戴尔表示:“当初之所以选择黄铜,是因为其在工业上易得,并且看起来比钢更美观。1920年与1923年的世界英式台球冠军威利·史密斯甚至尝试过使用金质先角。不过最终黄铜迅速成为主流,并在数年内广泛普及。”

在随后的近百年里,这一传统几乎未曾动摇。尽管在1990年代,史蒂夫·戴维斯和彼得·艾伯顿也曾尝试过其他材质,但绝大多数球员仍选择继续使用黄铜。

斯诺克击球中如果使用侧旋转,母球会发生“偏移”,导致击打目标球的接触点略有偏差。虽然职业球员通常凭借经验来适应每根球杆的偏移程度,但钛合金先角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材质更轻,从而大幅减少甚至完全消除偏移。理论上,这使得所有击球操作都更精准可控。

罗伯逊在今年二月做出了更换决定,随后出战中国香港的世界大奖赛,不仅闯入决赛,更以10比0横扫宾汉,完成“零封”。

“我真心相信自己有机会打出职业生涯最好的状态。”这位43岁的澳洲球员说道,“我在练习时打出很多难以置信的击球,很多都没人尝试过。我会用数据来评估这些击球的成功率,只要足够高,我就敢在比赛中使用。”

“我早就向其他球员打听这项技术,特别是威尔士公开赛后还有两周空档,乔·佩里鼓励我下定决心。安装时斯图尔特·格林发现我的旧黄铜先角已经损坏,侧旋击球时的偏移竟超过一个球宽。换上钛合金后,几乎不再需要让点。我第一次用新球杆开球时,竟然没碰到红球,因为我过去一直预留了两英寸。现在几乎要重新学习所有的进球角度。”

“那段时间状态不好也许和损坏的先角有关。我不再敢打远台,安全球也经常找不准落点。如今我又敢挑战那些只有贾德·特鲁姆普会打的远台,照着点位全力进攻,而且湿热地区比赛时也更能适应。”

约翰·希金斯则是在五年前更换。“那时我和马奎尔练球,他的球杆装的是钛合金先角,母球反应非常明显。我当时就决定尝试,结果非常满意,不打算回头。钛合金不会像黄铜那样日久变细,这点也很关键。”

钛合金先角的商业化推广,离不开Drew Colgrave与谢菲尔德大学教授合作的“Century”项目。他自2008年起便着手研发,并在2018年正式推出“Century Titanium Ferrule”。他与WPBSA官方教练Steve Robinson、工程专家Mark Tibenham以及全球多地的装配专家密切合作,采用一种独特制造工艺,并严控安装流程。

Colgrave指出:“钛合金先角几乎彻底解决了让点问题,并大幅提升旋转控制力,同时还能保持尺寸稳定,而黄铜则可能在一个赛季内变细。即便只有一两个百分点的改进,也能显著提升职业球员的表现。我们还将在明年推出新型皮头,持续推动技术进步。”

不过,这项革新并非适合所有人。斯诺克球杆不同于高尔夫球杆或网球拍,不是批量复制,每一根都独一无二,击球“手感”差异极大。因此许多习惯了黄铜的球员,仍未选择更换。

肖恩·墨菲虽以热衷技术创新著称,但目前仍偏好黄铜的手感,并曾在同一赛事中使用多支球杆,调整偏移适配不同球台。

巴里·霍金斯在本赛季表现稳定,他表示:“我知道有不少人换了,但我从没试过钛合金,也不打算尝试。我习惯了打旋转球,目前状态很好,除非真的遇到瓶颈才会考虑变动。”

戴尔也表示:“如果想试试钛合金,最好先用备用杆或借来的球杆测试一周,不要直接更换主球杆。否则若想回头,用旧黄铜先角可能会出现尺寸问题,反而得不偿失。我个人不太喜欢钛合金,太硬了,但我能理解它的吸引力。”

令人惊讶的是,1997年世锦赛冠军肯·达赫迪几乎整段职业生涯都使用一支仅花两英镑购得的球杆,直到近年才更换。

“现在的球台台呢反应灵敏,减少让点确实有好处。就像狙击手瞄准目标时不会瞄偏几毫米一样,精确总是好事。”

“我还是习惯黄铜,也没时间重新适应新材质,但要是我现在只有20岁,我一定会尝试。斯诺克的台呢、球、巧粉这些年都大幅提升,球员也该勇于尝试新装备。其实我早该在1997年夺冠后就换杆的。”

作为众多职业选手信赖的球杆维修师,斯图尔特·格林认为,越来越多球员意识到先角的重要性。

“‘Century Titanium Ferrule’确实是革命性的,我们现在每年要卖出成千上万支装有这种先角的球杆,客户从初学者到顶尖职业球员都有。”

“许多球员并不了解其中的原理,只是试过觉得合适。我们曾和半数以上的职业球员合作,都会建议他们先到球台上实测先角的表现。”

“每根球杆差异巨大——有的黄铜先角杆偏移量很小,有的钛合金杆也未必适合某些人。有些人习惯了让点,甚至觉得打球更顺手。比如马奎尔曾试用钛合金,后来又改回黄铜。最关键的建议还是:如果现有配置没问题,就别轻易动。”

随着斯诺克不断拓展全球版图、赛事水平持续攀升,装备革新也将成为推动选手突破极限的重要引擎。未来的比赛中,我们或许将看到更多球杆“微创新”带来的革命性表现。

  • 随机文章
  • 热门文章
  • 热评文章
上一篇:NFL球员:若詹姆斯转行打橄榄球 他将成史上最佳外接手之一
下一篇:足协杯淘汰卫冕冠军海港 申花再冲中超半程冠军?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

返回顶部小火箭